時間:2012-12-19來源:
■本報記者 張俊霞 通訊員 陳艷偉 張蔚黎 60多名貧困大學生得到及時救助,圓了大學夢;市塑料設備廠800多名企業員工的養老問題得到徹底解決;污染嚴重的華中化工廠異地遷建,解放路居民終于呼吸到了干凈的空氣……這些惠民的好事,都是新當選的漯河市六屆人大代表在“雙聯雙爭”(即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爭創先進人大代表小組、爭當優秀人大代表)活動中的具體行動。
“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如今,全市各級人大代表發揮自身特長,積極建功立業,履職為民。這一活動正在成為和諧漯河建設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創新激勵機制 “雙聯雙爭”提出新目標新要求
“雙聯雙爭”活動,是新一屆漯河市人大常委會為提升代表工作實效進行的積極探索。目的是解決人民代表大會閉會期間,如何讓人大代表繼續保持建言獻策、履行職務、投身漯河各項事業建設熱情的問題。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雷建民提出明確要求:“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會的主體,做好代表工作,充分發揮代表作用是人大及其常委會工作的基礎。閉會期間的代表活動要經常化、制度化,市人大常委會要創新激勵機制,從制度層面暢通人大代表聯系基層群眾、為人民群眾鼓與呼的渠道,增強人大代表依法履職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讓人大代表像會議期間一樣保持履職代言熱情。”2012年6月,《漯河市人大常委會關于深入開展“雙聯雙爭”活動的意見》出臺,決定把市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聯系市人大代表、市人大代表聯系人民群眾,爭創先進人大代表小組、爭當優秀人大代表以制度的形式加以固定和強化。
同時,對代表活動的內容和方式等作出了明確規定與具體要求。隨后,《關于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接待人大代表日工作的安排意見》、《關于市六屆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分工聯系市人大代表的通知》相繼印發,代表工作形成了“請上來、沉下去、面對面”的機制和格局。“請上來”即利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副主任接待人大代表日,請代表上前臺、 唱主角;“沉下去”是指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按照分工聯系全市226名市人大代表,深入到各縣區參加代表小組活動,推動代表閉會期間的代表活動;“面對面”是人大代表面對面地聽取群眾的意見和要求,積極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解難題。
在活動推進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積極帶頭,開展代表接待日活動,邀請人大代表列席人大常委會會議。全市各級人大代表按照意見指明的方向和要求,積極投身活動之中。
激發履職熱情 人大代表爭做“排頭兵、帶頭人”
為推動活動的有序開展,市人大編印了《人大代表履職讀本》,建立了代表履職活動檔案,定期對活動檔案檢查和調閱,每月進行總結和通報,確保活動開展情況能夠及時讓全體代表知曉,時刻提醒代表保持參與活動的熱度。
活動推進中,市人大常委會主要領導親自帶隊深入基層,及時了解市、區人大代表活動的開展情況,幫助和解決代表在開展活動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總結推廣活動開展的經驗。同時,還把“雙聯雙爭”活動中代表履職情況的好壞作為評選先進和下一屆代表提名的重要依據,以此激發代表投身活動的熱情。
張士興是今年新當選的市六屆人大代表,任舞陽縣辛安鎮劉莊村黨支部書記,自辦一家免燒磚場。他告訴記者:“雙聯雙爭”活動讓他清楚地知道做一名優秀的人大代表該干什么,如何去干。為了推進本村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在資金缺乏的情況下,他拿出了多年打拼攢下的積蓄,啟動了新型社區一期工程。
如今,第一批住進新型社區的村民說:“如果不是張士興,做夢也想不到,俺這出門坐車都不方便的窮旮旯能變成現在的樣子!”
人大代表楊桂平作為一名普通的環衛工人,積極投身活動。她說,人大代表就是要為群眾辦一些力所能及的實事、好事。她發現所在轄區垃圾池少,就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群眾建造了23座垃圾池。源匯區委家屬院5號樓16年前建樓時遺留下大量建筑垃圾,之后一直因道路不通沒有清理。她和職工一起拆下兩道圍墻,在一米多寬的過道里,整整清運出垃圾260多車。轄區居民于秉鈞贊嘆道:“這樣的人大代表,真行!”
臨潁縣北徐莊村的徐德全是人大代表中的老典型,他表示:典型本色不能褪,響應號召不讓催。北徐社區上規模,人大代表來帶隊。他決定將北徐社區規劃由原來計劃的3000人擴大為一期1萬人,總體規劃3萬人容量,安置周邊村民自愿入住,吸納周邊十多個自然村參與土地綜合整治,預計可節約土地2000多畝,爭取到2013年年底讓全村90%的村民入住新社區。
“雙聯雙爭”活動開展以來,人大代表努力成為各個行業、各條戰線的帶頭人。張建軍代表從漯河周邊高層建筑興起,靜壓管樁取代灌注管樁的變化中發現了商機,投資2.6億元建成了雙建管樁廠,解決了近600人的就業問題,年可納稅6000多萬元。市人大代表、臨潁縣職業教育中心校長邢金山心系“三農”工作,為全縣365個行政村每村免費培養一名現代農業信息員,用信息化助推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源匯區空冢郭鎮胡莊村的市人大代表胡鋼丁,帶領村民引進優良新品 種肉牛200多頭,新建規模養殖小區3個,全村養殖業實現增收800萬元。
凝聚集體智慧 代表小組成為“智囊團、幫扶隊”
“雙聯雙爭”活動開展過程中,市人大常委會把代表小組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全市按照區域高標準規劃建設了25個人大代表活動室,解決閉會期間人大代表履職平臺問題,健全了小組學習培訓、視察調研、聯系群眾等工作制度,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小組活動。明確要求每個代表小組每年要提出一至兩個高質量的調研報告,提出一至兩個有分量的議案或建議,鼓勵代表小組依靠集體智慧和群體力量,爭做漯河發展的智囊團,爭做為群眾解決問題的幫扶隊。
市人大代表源匯區第一代表小組就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存在和急需解決的問題進行深入調研,小組全體人員反復研討,歷時一個月寫出了《關于我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的調研報告》。報告轉交市政府后,市委常委、副市長劉瑞紅作出批示:市人大代表小組對我市部分新型農村社區的調研情況翔實,提出的問題和建議有針對性,請市委農辦認真研究、借鑒、落實。
舞陽縣把全縣106名代表組織在一起,在今年11月份深入到北舞渡、文峰等7個鄉鎮分別召開座談會,向“一府兩院”提出建議、批評和意見。對代表們在座談會上提出的建議、批評和意見,情況簡單且事實清楚的問題,現場辦公,立即解決;情況復雜且一時難以落實的問題,會后由縣人大常委會整理后,以公文形式轉交“一府兩院”限期辦理。如代表們提出的加強對舞陽崗區水利設施建設的投入及支持力度的建議,代縣長宋耀生現場辦公,當即拍板解決,目前投資5000萬元的舞陽崗區水利設施建設工作已全面啟動。就代表們反映的造紙企業黑泥、白泥亂倒污染環境的問題,縣政府專門成立了固體垃圾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督促該造紙企業對黑泥、白泥進行后期處理,使這一問題得到了有效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活動開展以來,全市人大代表先后資助了850多名貧困學生和1300多戶困難戶,并為25家敬老院捐贈了生活必需品。25個代表小組共開展調研82次,提出建議94條,為百姓解決實際問題300多個。
如今,在沙澧大地,以“雙聯雙爭”活動為載體,以人大代表為主體,以代表小組為群體的代表活動正在蓬勃開展,一批事關民生和漯河發展的問題正在人大代表的熱情參與下妥善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