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8月27日在漯河市第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上
市民族宗教局局長 白俊峰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我市宗教工作有關情況,請予審議。
近年來,我市宗教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指導監督下,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以法制方式推進宗教工作,切實保障信教群眾的合法權益,充分發揮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積極作用,促進了宗教領域和諧穩定。
一、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目前,全市有登記在冊的信教群眾15萬多人,其中:佛教16000多人、道教7000多人、伊斯蘭教36000多人、天主教400多人、基督教96000多人;經政府批準開放的宗教活動場所241處,其中:佛教5處、道教1處、伊斯蘭教23處、天主教3處、基督教209處;宗教教職人員1429人,其中:佛教比丘5人、道士1人、伊斯蘭教阿訇23人、天主教15人(神甫3人、修女12人)、基督教1385人(牧師6人、長老29人、傳道員1350人);市級宗教團體5個,分別是:漯河市伊斯蘭教協會、漯河市天主教愛國會、漯河市天主教教務委員會、漯河市基督教三自愛國委員會、漯河市基督教協會;縣(區)級宗教團體16個;信教群眾遍布全市各個鄉(鎮、辦)。
二、宗教工作開展情況
(一)注重強化宣傳,營造貫徹落實宗教政策法規的濃厚氛圍
為認真抓好宗教政策法規的貫徹落實,我們高度重視,從市領導到基層干部,從宗教界上層人士到全市廣大信教群眾,從宗教活動場所到社會的多個方面,都參與到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中,營造了全市上下學習貫徹政策法規的濃厚氛圍。一是面向社會公眾廣泛宣傳。近年來市領導多次專題聽取市民族宗教工作部門匯報,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民族宗教工作,把中央、省、市制定的宗教政策法規學習好、宣傳好、貫徹好、執行好。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市政府領導堅持每年到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現場參與一次政策法規宣傳活動,市、縣(區)分管領導充分利用新聞媒體發表文章,市民族宗教局主要負責人在《漯河電臺》參加專題訪談,積極宣傳政策法規。每年4月,在全市組織開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規宣傳月”、6月份舉辦宗教界政策法規“學習月”活動,通過出動宣傳車、張貼標語、懸掛橫幅、發放宣傳冊等多種形式,面向大眾主動宣傳,部分鄉(鎮)、村(居)還組織文藝宣傳隊深入農村文化大院,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開展宣傳,力求達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二是針對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深入宣傳。各級宗教部門和宗教工作干部堅持深入宗教團體、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中,引導和幫助宗教團體和宗教活動場所民主管理組織提高認識,主動參與宣傳,在組織教職人員培訓中,政策法規培訓作為培訓的主要內容之一;在重大宗教節日,要求主要教職人員向信教群眾宣講政策法規;充分利用座談會和宗教知識競賽等形式,組織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學習政策法規和時事政治,提高參與宣傳的積極性。三是突出“三支隊伍”培訓。近幾年來全市共舉辦市、縣(區)級培訓班23期,培訓黨政領導干部、宗教工作干部3200人次,培訓宗教界上層人士、教職人員2320人次。宣傳月活動期間,全市組織開展宗教知識競賽活動3次,發放試題近萬份;發放宗教政策法規學習材料3500本,宣傳提綱23000份,制作并上墻《宗教事務條例》、《宗教活動場所財務監督管理辦法》等版面500多個,張貼標語16000條,懸掛橫幅700多幅,參與學習宣傳政策法規的各類人員近35萬人。
(二)深入貫徹《宗教事務條例》,提高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能力
《宗教事務條例》貫徹實施10年來,為保護正常的宗教活動,有效制止非法傳教,堅決打擊利用宗教進行的違法犯罪活動提供了保障。一是不斷提高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市、縣(區)通過舉辦培訓班、在黨校開設民族宗教政策法規課,對民族宗教干部進行有針對性和專業性的培訓;要求所有執法人員必須通過各級法制部門組織的法律法規考試,取得行政執法證,獲得執法資格。執法中堅持集中執法與個案執法相結合的原則,做到科學決策,依法辦事。同時落實簡政放權推進宗教工作法治化 。通過核查,重新確定行政許可項目1項,非行政許可2項,基本公共服務項目2項,具有審批性質的管理事項3項,取消5項審批項目(宗教活動場所內設立商業服務網點、舉辦陳列展覽、拍攝電影電視審批;沒有宗教團體的宗教活動場所主要教職人員任職備案;商場商店經銷清真食品審批;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訓練基地審批;加入中國國籍的外國人的民族成分審核),下放縣區2項(在宗教活動場所內改建或新建建筑物審核;伊斯蘭出國朝覲人員資格審核)。二是不斷加強宗教團體自身建設。為了更好的支持宗教團體開展工作,充分發揮宗教團體的橋梁和紐帶作用,自2012年起政府每年拔專款20萬元,用于解決團體辦公經費不足的問題。2013年7月在基督教兩會換屆工作中,民族宗教部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幫助團體作好換屆中的各項工作。利用換屆時機抓好班子建設,特別是中青年教職人員隊伍建設,班子中新增加80后、70后常委各一名。在團體人才培養上,把對宗教界上層人士培訓,納入統戰部門培訓計劃。同時積極推薦團體負責人參加國家、省舉辦的宗教教職人員培訓班。今年在宗教團體建設中首創實行年度評議,主要采取平時考察、年終考核、公開述職、民主測評、綜合評議等方式,通過年度評議加強監督約束,提高宗教團體綜合素質和工作能力,打造一支政治上可靠、作風上民主、工作上高效的宗教團體領導班子。三是不斷推進宗教活動場所規范化管理。在全市積極開展和諧寺觀教堂創建活動,針對五大宗教特點及時制定了《漯河市創建和諧寺觀教堂標準》,督促各宗教活動場所逐步建立健全人員、財務、會計、消防、文物保護、衛生防疫等管理制度,使宗教活動場所逐步走上了民主化、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漯河市清真南寺、臨潁縣鐵西教堂獲得全國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郾城化身臺寺、臨穎縣南街清真寺、舞陽北街教堂、召陵劉莊教堂榮獲河南省第一屆創建和諧寺觀教堂先進集體。
(三)貫徹落實黨的宗教工作方針,維護宗教界的合法權益
堅持做到政治上團結合作、信仰上互相尊重,鞏固黨同宗教界的愛國統一戰線,促進政教關系的和諧。一是政治上充分尊重。我們嚴格落實黨的宗教工作政策,嚴格落實宗教界人士的政治待遇,在政治上關心宗教界人士成長。目前,全市宗教界共有省政協委員1名、市政協委員10名、縣級政協委員21名,有效的保障了宗教界參政議政的權利。同時,推薦3名宗教界上層人士擔任省級愛國宗教團體主任或副主席(副會長)等職務。二是生活上關心照顧。每逢重大宗教節日召開由市領導參加的宗教界上層人士座談會,充分聽取他們對宗教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堅持開齋節、圣誕節等節日看望慰問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為市級宗教團體秘書長以上人員發放生活補助費;與市人社局、民政局、財政局、衛生局聯合下發了《關于妥善解決宗教教職人員社會保障問題的意見》,進一步解決宗教教職人員的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為部分生活條件差的人員解決了低保,逐步解決了宗教教職人員的后顧之憂。三是宗教事務中排憂解難。我們全力為宗教界解決實際困難,積極參與妥善處理了多起因城中村改造、與周邊群眾發生糾紛等問題,使宗教團體的合法權益得到了保障;在我市沙澧沿河建設中,涉及到源匯區清真西寺、濱河路基督教堂、郾城東街基督教堂宗教房產拆遷問題,我們多次深入到宗教活動場所與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座談,了解他們的真實意愿,按照政策法規和我市的拆遷規劃,依法妥善處理,保證了宗教界在活動場所自由開展宗教活動、進行自我管理的權利。
(四)充分發揮宗教界的作用,為宗教領域的和諧穩定探索新途徑
進一步探索宗教服務社會、服務公益事業的方法與途徑,引導有條件的宗教團體積極參與社會公益事業,發揮宗教在促進社會和諧中的積極作用。一是充分發揚宗教團體橋梁紐帶作用。宗教團體是黨和政府聯系、團結、教育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眾的橋梁紐帶。堅持把“黨政所需、信眾所急、團體所能”的事務更多地交給宗教團體去辦,通過宗教團體,妥善處理了落實宗教房產政策、城市建設中涉及宗教活動場所拆遷等問題,維護宗教界合法權益。在組織宗教界學習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中發揮引領示范作用,使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得到迅速傳達。實現政府宗教事務部門依法管理與宗教界協同管理、自我管理的有效銜接和良性互動。二是鼓勵宗教界積極參與公益慈善活動。樂善好施、扶貧濟困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我國傳統文化和各宗教經典中,有著豐富的慈善思想資源。全市宗教界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就近就地積極開展公益慈善事業,在扶貧、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等領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公益慈善活動,為我市公益慈善的發展增添了活力,也促進了各宗教自身的健康發展。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樹等地發生較大地震災害后,我市宗教界積極響應政府號召,通過正當合法渠道向災區捐款、捐物近八十萬元;2013年“慈善周”期間,全市宗教界為舞陽縣孟寨敬老院定向捐款、捐物近5萬元,捐資6萬多元,資助貧困學生10余名、資助貧困戶30多戶;2014年齋月期間,伊斯蘭教界捐款15萬元,資助農村70歲以上的困難老人75人。三是發揮宗教界在制止非法傳教活動中的優勢。我市宗教界充分利用宗教正言、正信、正行這一特點,發揮了宗教界人士在抵制邪教,挫敗邪教組織與我爭奪信教群眾斗爭中的獨特作用。教育引導信教群眾到合法宗教活動場所過正常宗教生活,把信教群眾凝聚到正教上來,自覺抵制異端邪說。面對“法輪功”、“全能神”“呼喊派”等邪教組織冒用宗教名義制造、散布迷信,蠱惑、蒙騙群眾,危害社會這一特定情況,市基督教、佛教界及時在教職人員中發放了《異端邪教剖析》書籍,有效防范邪教分子的滲透。同時宗教界人士積極協助公安部門成功制止非法傳教多起,及時收繳光盤、書籍等違禁物品。市宗教界上層人士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幫助市委防范處理邪教辦公室教育轉化邪教人員,并送去《異端邪教剖析》宣傳冊400多本。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在宗教工作中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還存在不足之處,主要表現是:一是部分宗教活動場所存在安全隱患。部分農村偏遠的宗教活動場所,由于經濟條件差,部分房屋出現安全隱患。二是個別宗教活動場所財務制度不完善,賬目不健全,管理不規范,易引發不穩定。三是基層宗教工作力量不足。縣區宗教局在2010年政府機構改革時全部并入縣區統戰部,工作人員較少。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在轉變觀念中提高做好信教群眾工作的自覺性
按照中央一再強調:“把做好信教群眾工作做為宗教工作的全部主題,作為一切宗教工作的出發點、落腳點和必然歸宿”,擯棄“信教群眾是異己力量”的錯誤觀念,避免“有神”與“無神”的對立,切實把“做好信教群眾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把絕大多數信教群眾的精力引導到和諧社會建設上來,使宗教活動逐步融入社會大局中來,與社會實現有機統一。
(二)在推進基層基礎工作中加強宗教工作隊伍建設
督促縣區政府努力解決基層宗教工作機構、人員和經費不足等問題。不斷增強宗教工作力量,確保基層宗教工作有人管、會管并管出成效。提高作好宗教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做好宗教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
(三)在改變思路中探索做好場所安全工作的新途徑
我們要牢固樹立“場所安全無小事”的思想,堅持把宗教活動場所安全做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要加強對場所安全督導檢查,形成制度化、常態化,采取高壓態勢,確保場所安全。要在人、財、物上給予照顧,解決實際困難,保證宗教活動場所和信教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我市宗教領域大局穩定。
(四)在落實《宗教事務條例》中力爭再上法制建設新臺階
以市人大常委會視察全市宗教工作為契機,總結近10年貫徹落實《宗教事務條例》取得的成績,研究解決問題的辦法,總結經驗,加強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能力,推動宗教領域法制化建設再上新臺階。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宗教工作是市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將認真貫徹執行黨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針,牢牢把握宗教工作的主動權,銳意進取攻堅克難,為積極推進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