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策群力謀發展 齊心協力譜新篇
2月26日,郾城區代表團繼續審議政府工作報告,審查“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和計劃、財政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三個報告和“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契合發展大勢,符合漯河市情,集中反映民意,對我市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和指導意義。
張軍佑代表說,報告總結成績客觀全面,分析形勢準確透徹,剖析問題不遮不掩,目標任務切實可行,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要求,是一個堅定信心、求真務實、推動發展、關注民生的報告。建議:一是深入研究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推進傳統產業尤其是食品工業轉型升級。二是堅定不移扶持壯大骨干企業群體,實現規模與效益的“雙提升”。三是更多運用市場的理念、方法和手段,加快培育經濟發展新的爆發點和增長點。四是將沙澧河二期建設工程列入重要議程,以環境提升帶動經濟加快發展。五是將政府工作報告第23頁“強化污染防治”部分“加快建設沙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開工建設馬溝污水處理廠”修改為“建成投運沙北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加快建設馬溝污水處理廠”。
徐光華代表說,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通篇體現出一個“實”字,有高度、有深度、有力度,催人奮進、倍受鼓舞。貫徹落實好報告精神,對于郾城而言,就是要圍繞打造全省全國有影響的大健康產業、商貿物流、生態宜居、現代農業“四個示范區”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戰略定位,突出抓好四項重點工作:一是著力培育新興產業。以裕松源、天華新能源汽車產業園等重大項目為支撐,大力發展大健康、新能源汽車、電子商務及商貿物流等新興產業,加快區域轉型升級。二是著力完善發展載體。圍繞淞江產業集聚區、漯西工業集聚區和特色商業區建設,組建新的融資公司,加大投入,拉大框架,優化服務,增強后勁。三是著力提升開放水平。深入開展大招商活動競賽,組建6個專業招商分局,每個招商分局主攻1-2個關聯產業,抓大不放小、招外不拒內,確保招大引強新突破。四是著力打造城市形象。縱深開展“兩城同創”,穩妥實施城區“兩改”,重點推動五里廟區域打造郾城新區,加快推進5條道路打通工程,啟動2條道路提升工程,逐步解決“同城不同貌”現象,為全市生態宜居名城建設作出新的貢獻。
張永勝代表建議:一是創新發展金融業,加快建設多層次金融市場體系,打造現代金融服務業功能區;在打擊、防范非法集資的同時,借鑒溫州、山東等地模式,設立民間借貸登記中心,推動民間借貸陽光化、規范化;大力引進互聯網金融企業,發展普惠金融,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二是加大危困企業幫扶力度,完善中小微企業金融扶持體系。三是注重體制機制創新,完善財權與事權相匹配的財稅體制。
孫增祥代表建議:一是繼續高度關注防范、打擊和處置非法集資工作,定期分析研判形勢,協調解決重大問題。二是針對非正常上訪現象,研究出臺處理辦法,予以明確界定,依法依規處理。
晉民偉代表說,報告總結成績“實”、目標站位“高”、問題分析“準”、思路措施“新”,通篇體現了改革創新的發展理念。建議:一是招商工作既要突出招大引強,也要立足實際招引一批勞動密集型或技術研發型的小項目、好項目,提高招商實效。二是積極爭取政策資金,重點圍繞周口、西華等周邊縣市,協調規劃建設快速通道,加快形成網絡化的區域協同發展新模式。
吳廣良代表說,針對當前看病貴、看病難等問題,建議: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推動公立醫院改革,讓老百姓得到更多實惠。二是對醫院周邊環境開展長期、專項整治,合理規劃建設公共設施,營造良好環境。
王喜成、周廣勝等代表說,報告和規劃綱要草案站位高、思路清,方向明、辦法實,深受鼓舞、倍感振奮。要立足本職,全力以赴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基層,切實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