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9-12-28來源:
關于貫徹落實《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
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的
報 告
——2019年12月24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上
市金融工作局局長 王振甫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員:
我代表市金融工作局,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情況,請予審議。
2018年,市金融局接受了市人大常委會服務實體經濟專項工作評議和專題詢問,在整個評議詢問工作中,市金融局高度重視,深入自查自糾。第四評議詢問調查組反饋了通過調查座談征集到的簡政放權不到位、服務不到位、宣傳落實法律和政策不到位、作風建設不到位4個方面16項問題,市人大常委會《關于進一步做好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工作的建議》(漯人常〔2018〕42號)提出了強化政策支持、加強綜合協調的要求,市金融局誠懇接受、照單全收,切實抓好整改。評議詢問會召開后,市金融局不斷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著力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建立政企、銀企聯絡機制,切實轉變作風,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發展主題,加強政策支持,統籌協調,多措并舉,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得到有效緩解,有力推動了全市經濟社會發展
一是充分發揮銀行融資主渠道作用。截至11月末,全市本外幣存款余額1275.27億元,新增88.37億元,同比增長7.45%;全市本外幣貸款余額913.60億元,較年初新增109.87億元,提前兩個月完成年初市委政府下達的“百億”增量目標。截止11月末,全市銀行業機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262.19億元,比年初增加17.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25億元,同比增速8.37%。全市國有商業銀行普惠型小微貸款平均利率4.85%,較年初下降0.95%。金融支持民營和小微企業取得顯著效果。
二是促進銀企信息共享,不定期舉行銀企對接活動。定期匯集全市服務業、工業企業、重點項目、農業企業、科技企業等融資需求,向金融機構推薦對接,并督促金融機構落實對接情況。辦了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化險解困融資協調會,要求金融機構積極落實相關幫扶事項。目前,任務分解表內21家龍頭企業,資金缺口2億元,金融機構已全覆蓋,發放貸款1.46億元。組織農發行、鄭州銀行等專題政銀企對接,對接項目資金近40億。
三是全力推進“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市金融局會同市人行迅速啟動,全力推進,印發了《關于實施漯河市民營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百千萬”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漯政辦〔2019〕30號)文件,落實具體工作任務,明確工作步驟,嚴格工作要求。在全市篩選出610家企業,錄入名錄庫。會同市人行和銀保監分局在各銀行認領企業的基礎上,為名錄庫內的每家企業確定主辦行,并遵循“邊推進、邊投放、邊見效”的工作理念,立即組織各銀行對名錄庫企業進行走訪摸底,對接信貸需求。名錄庫企業實際獲貸率達74.9%,融資需求滿足率達82.6%,有109家企業首次獲得貸款。前三季度,轄區354家名錄庫企業獲得銀行貸款22.15億元。
四是加強政銀合作,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提升金融服務能力。我市首創的稅貸通業務開展順利,累計為誠信納稅企業按照納稅額的倍數提供免抵押、免擔保貸款4000多萬元,不良貸款幾乎為零(50萬元)。民生銀行以專利質押為主,為平平食品綜合授信6億元,已批1億元,是我市史上最大額度的動產質押貸款。農行結合扶貧創立的“香菇貸”、“葡萄貸”等產品,幫助我市小額戶貸戶用貸款突破老弱病殘等貸款限制,為我市保持戶貸戶用率全省領先打開了通道。
五是加快推進中原股交企業掛牌工作。為積極推動我市中小微企業在中原股權交易中心掛牌,我局與中原證券達成合作,為全市企業提供免費掛牌服務,掛牌費用由市財政補貼3萬元,超出部分由中原證券承擔。今年以來,中原證券已推薦177家企業在中原股交掛牌,并于8月7日上午舉行了集體掛牌儀式;河南千盈企業管理咨詢公司推薦113家企業在中原股交掛牌。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25家企業在中原股交中心掛牌,其中交易板企業5家,展示板企業260家,扶貧企業62家(扶貧企業主要指貧困地區企業在展示板掛牌,其中兩家與展示板重復)。
六是組織企業上市培訓。5月21日,組織召開了科創板上市培訓會,邀請安信證券和中銀律師事務所解讀最新的上市政策和科創板政策。與北京明德資本達成企業培育計劃,組織曙光醫療、中大生物科技、源隆生物科技等3家企業赴北京參加培訓。對接企業上市輔導培育機構,引進智源。赴北京與明德資本進行了對接并達成初步合作意向,明德資本是一家涵蓋投資基金、企業上市輔導、上市培訓、融資服務等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上市培育機構,能為企業提供從創業到上市各個階段的培育和服務。明德資本已同意對我市企業進行上市全過程輔導。
七是積極爭取引進各類基金。通過多次溝通交流,市金融局分別與嵩山資本、河北建邦資本、省農開基金、省中原聯創投資基金等達成合作意向。目前,已與嵩山資本擬定了合作方案,包括為漯河引進基金、專業服務團隊、項目招商引資等。根據漯河產業發展定位,商定發起設立規模為1億元的食品產業投資基金和規模為1億元大健康產業投資基金。
八是解決企業電商平臺占款問題。10月15日,先后赴石家莊和北京,與當地商業保理公司和平臺公司進行對接,專項解決我市企業開展電商業務時面臨的電商平臺占款問題。通過與商業保理公司和平臺公司的洽談、創新思維,擬訂以財務托管的形式解決企業因開展電商業務造成流動資金短缺的方案,待相關程序履行完后組織實施。
九是與河南資產就成立資產公司達成“6+1”合作計劃。即成立1個平臺,雙方合作成立一個資產公司;在問題企業、問題樓盤、金融機構不良資產處置、市城投公司和市發投公司壯大轉型、擬上市公司重點支持、政府性資金整合等6個方面加強合作。合資公司已于12月6日注冊完畢,業務正逐步開展。
二、持續改進工作作風,切實解決形式主義和監管、服務不到位問題
一是加大監督力度,推動金融機構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二是建立了“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承諾制”,要求各商業銀行簽訂小微企業金融服務承諾書,對全年小微企業金融服務目標任務作出書面承諾,人行、銀保監局對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占比進行檢查。三是聯合發改委監督落實《關于規范中介收費行為規范的意見》,規范銀行服務類收費。四是健全完善了貸款會商機制,特別是對有發展潛力但表面不符合貸款條件的企業,通過政、銀、企、擔協商解決問題。五是建立數據溝通、報告制度,爭取按統一口徑發布,確保每年新增貸款報表數據準確。六是轉變機關工作作風,要求全體工作人員都要深入企業調研,真正幫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問題。起草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為市政府科學決策提供參謀。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力度,真正讓優惠政策惠及企業。
三、加強宣傳、落實法律和政策工作力度,切實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一是完善政府金融信息平臺。對政府金融信息網信息產品發布、融資受理等功能不斷完善,并持續通過漯河日報、漯河電視臺公布網站信息,方便企業登錄利用。二是組織專家宣講金融知識。10月30日,省金融局在我市舉辦“資本市場巡回大講堂(漯河站)”活動,就中小企業進行并購重組、資本運營、企業發展戰略等多個管理領域,進行詳細講解,內容豐富,可操作性強,受到企業家一致好評,達到了預期效果。三是利用社團組織建立日常溝通機制。11月22日,市金融工作局聯合市人行、市工商聯共同組織召開了漯河市民營和小微企業“政府+銀行+商會+X”融資協調機制建設促進會,通過市里統一搭建信息平臺、引入商會工作機制,實施民營和小微企業“政府+銀行+商會+X”四位一體融資提升模式,從而發揮政府的主導作用、銀行的主體作用、商會(協會)的橋梁紐帶作用,擴大銀企信息交流溝通“倍數”效應,提升銀企合作水平。同時嵌入信息溝通、資金擔保、政策扶持、信用建設、企業培育等“X”要素,有效助推民營和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解決。
這次市人大評議詢問工作對指導我市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解決具體問題和困難,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還很多,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工作永遠在路上。下一步,我們將努力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持續調動金融機構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的積極性。加大政策和法律法規宣傳力度,讓優惠政策廣泛惠及企業。繼續強化政策支持,加強考核評價,努力引導金融機構脫虛入實,更好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積極出臺政策,加大對大的股份制銀行、保險、證券企業的招引力度,服務漯河經濟社會發展。二是扎實做好企業服務工作。開展經常性企業幫扶工作,完善主辦銀行制度,主辦銀行為企業提供產品定制、財務輔導、風險防控等方面支持。經常深入企業調研,建立政企聯絡機制,幫助企業解決問題。盡快完善網絡平臺功能,實現政銀企之間的聯通互動。進一步發揮政府性融資擔保作用,政府性融資擔保、再擔保機構以支農支小融資擔保為主業,使金融更好支持小微企業和“三農”,同時降低融資成本。廣泛宣傳,加大打擊處置非法集資力度。三是激發金融機構內生動力。落實有關政策要求,拓寬融資渠道,激發金融機構內生動力,解決不愿貸、不敢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