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焦紅艷帶領市扶貧辦、市農科院有關負責同志、聯系幫扶河李村的市人大代表和相關技術人員,深入聯系督戰重點村—召陵區青年鎮河李村,督導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河李村現有貧困戶15戶32人,殘疾村民50人,剩余脫貧攻堅任務較重,穩定脫貧壓力較大。在河李村,焦紅艷一行與區、鎮、村有關負責同志進行了深入的座談交流,詳細了解脫貧攻堅工作進度,存在的困難和問題。調研督導組成員也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際,分析研判河李村脫貧攻堅工作現狀,探討謀劃農業、產業發展思路和模式,為河李村下階段的脫貧攻堅工作提供項目、技術和資金支持。隨后,焦紅艷一行實地察看了河李村春季果苗栽種情況,對果苗的種植和栽后管理工作進行了現場技術指導。
焦紅艷要求,要緊繃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這根弦,防止松勁懈怠,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一鼓作氣、攻堅克難,緊盯剩余貧困人口,緊盯收官目標,采取更加精準有效的幫扶措施,真正把各項工作做實做到位,全力推進脫貧攻堅收官戰。一要抓好產業流。產業發展是扶貧工作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要結合河李村自身特點和優勢,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林則林、宜游則游,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特色產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和“造血”能力。二要抓好科技流。加強與市農林技術部門的溝通對接,積極爭取建設農業科技試驗基地,果苗、良種繁育基地和生態農業示范基地,讓農民通過發展高效農業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三要抓好文化流。要充分挖掘當地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優勢,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上下功夫,整合周邊鄉村力量,統籌規劃、科學實施,做好鄉村旅游這篇文章,持續推進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