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1-09-02來源:
王磐,市人大常委會機關退休干部、老黨員。這名柔柔弱弱的女同志,退休不褪本色,離崗不離追求,繼續(xù)在公益慈善崗位上發(fā)光發(fā)熱,把對黨情、報國志轉化為實際行動,為困難群眾帶去溫暖和關愛!
7月20日以來,河南多地遭遇嚴重洪澇災害,人民群眾蒙受重大經濟損失。在這危急時刻,作為漯河市慈善總會分管救助工作的副會長,王磐同志以老干部、老黨員的高度政治自覺,率先垂范、靠前指揮、身體力行,把“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錚錚誓言書寫在防汛救災一線,處處閃耀著初心為霞映滿天的靚麗風采。


帶病堅守一線踐行初心使命
共產黨員面前沒有退縮兩字,越是艱險越向前。7月22日,協(xié)調組織好發(fā)向鄭州的第一批救災物資后,已是下午六點多,顧不上休息片刻,也忘了還沒有吃上午飯,她又同愛心人士一起到市精神病院看望慰問住院病人。一整天連軸轉地工作下來,她忽然感到胸腹部疼痛難忍,渾身直出冷汗,在同志們的勸說之下,不得不到市六院心內科檢查留觀。當醫(yī)生告誡她心肌缺血嚴重,不能太過勞累時,她說到:“救災救助是我們慈善人的天職啊,現(xiàn)在正是關鍵時刻,作為黨員干部,我必須得堅持。”第二天,她又早早趕到崗位,義無反顧地投入到防汛救災工作中去。

前后奔波操勞支援受災地區(qū)
大量愛心企業(yè)捐贈的物資怎么妥善存放,如何加快運轉,愛心人士定向捐贈的資金怎樣第一時間讓災區(qū)人民受益?這些問題一刻也不能等,救命的財物必須盡快送到群眾手上。王磐同志發(fā)揮敢打硬仗、善打難仗的特點,迅速設立應急救援物資周轉倉,組織志愿者接收防汛救災物資三萬多件箱,聯(lián)系愛心車隊運輸200多趟次,確保了滿載著漯河人民深情厚意的21車物資,星夜兼程,如期送到了鄭州市受災群眾手中。為了把來自漯河社會各界的愛心物資及時送往周口重災區(qū)和扶溝縣滯洪區(qū),她不顧連日勞累,拖著疲憊的身軀四處奔波,緊急調配救災物資2萬多件,大小車輛13輛,親自帶隊送往災區(qū),彰顯了漯河的大愛善舉,傳遞了守望相助的正能量。

連續(xù)加班加點協(xié)調分配物資
隨著漯河市汛情警報拉響,她積極備戰(zhàn)、加緊籌劃,主持了向全市14家防汛救災重點單位的捐贈儀式,主動登門配送捐贈物資,完善捐贈手續(xù),辦理登記備案。7月24日,她又帶著800多件物資冒雨深入縣區(qū),實地看望防汛救災一線的干部群眾。防汛救災最緊張的一個多月里,她開啟了“5+2”、“白+黑”工作模式,24小時待命,周末也不休息,加班加點趕進度,常常深夜還在協(xié)調協(xié)商救助工作,用好每一分善款,匯聚每一股暖流,把社會大家庭的關愛牢牢托起。
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在大災面前、在關鍵時刻,王磐同志展現(xiàn)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本色和擔當,以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zhàn)斗的工作作風,奔忙在第一線、奮戰(zhàn)在最前沿,樹立了一面鮮紅而美麗的旗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