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4-24來源:
漯河市農業農村局
關于代表所提建議辦理情況的報告
——2021年12月21日在漯河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
常務委員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 羅 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市農業農村局辦理《關于加快種業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有關情況,請予審議。
一、建議辦理基本情況
今年,市農業農村局接到楊曉芳、王愛霞、曹永春等12位代表提出的《關于加快種業發展 促進鄉村振興的建議》(第310號)后,局黨組迅速召開專題會議進行部署,明確要求,落實責任,精心辦理,確保了重點建議辦理工作順利推進。一是壓實責任。成立重點建議辦理工作領導小組,明確了“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牽頭落實、業務科室具體承辦”的推進機制和“辦前了解背景、辦中隨時溝通、辦后要出效果”的工作要求,確保任務夯實、責任壓實、工作做實、建議落實。二是深入調研。圍繞代表們所提問題和建議,對標對表國家、省關于打好種業翻身仗政策措施,深入種業企業及科研單位進行專題調研,詳細了解種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并認真梳理分析,研究制定措施。三是強化溝通。建議辦理過程中,積極與市農業科學院、市科技局等相關單位溝通對接,及時召開建議辦理協調會議,研究具體工作。同時,多次與代表們電話聯系,匯報工作進度,征求意見建議。9月初,建議辦結后,又專門與各位代表一一見面,進行當面答復,得到了代表們的認可和滿意。四是注重實效。針對建議辦理中制定的具體措施,由責任科室制定工作臺賬,分管領導定期督導檢查,跟蹤問效,及時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確保代表們所提建議真正落到實處,推動全市種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建議辦理的主要做法
(一)關于構建現代種業發展政策支持體系,扶持種業企業做大做強方面。一是出臺政策文件。今年以來,市政府認真研究部署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出臺《關于加強“漯”字良種育繁推工作助力“三鏈同構”的實施意見》、《漯河市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實施方案》,對種業發展進行了中長期規劃和全面部署,進一步支持我市種業做大做強。二是落實獎補措施。落實2019年市政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三十條措施》文件精神,對2019年來通過國家、省級品種審定(鑒定、登記)的新育成糧食作物品種(系),分別給予第一育成單位20萬元、10萬元獎勵,共落實獎補資金90萬元。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種子經營企業16家,持B證(經營許可證)的4家、C證的12家。擁有大型成套生產、加工設備100多臺套,倉儲10萬多平米,年經營品種78個。同時在海南省三亞市重點布局漯河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基地面積達到32.76畝。金囤種業被認定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金秋種業、郾豐種業、北原種業被認定為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全市種業企業經營效益良好。三是優化治理體系。市縣種子機構職能改革全部到位,增設了種業管理行政體系,形成“科站(股站)分設”新格局,為種業長期發展提供了堅強保障。印發了《漯河市2021年種子市場監管工作方案》《漯河市農業植物新品種保護工作方案》《漯河市種子執法監管年活動方案》等文件,全面開展種業市場專項整治與日常監督檢查,種業發展的市場環境明顯改善,制售假劣、套牌侵權等違法行為得到有效遏制,農作物種子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確保了農作物種子質量安全。
(二)關于強化種業企業自主創新,促進科研成果轉化方面。一是壯大人才隊伍,提高科研能力。以我市種業發展和學科建設急需緊缺入才為重點,通過政策激勵,加大對高學歷、高職稱專業人才的引進和聘用,壯大種子企業科研隊伍,提高科研能力。目前,全市種子企業具有科研隊伍9個,科技人員61個,其中有博士學歷的6個、研究生學歷的31個,高級職稱人員26個、中級職稱人員19個。全市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保護品種35個,其中小麥18個、玉米7個、紅薯3個、花生7個。二是強化品牌培育,積極推廣“漯”字號品種。聚焦小麥、玉米、紅薯、大豆等優勢作物,整合優勢力量建立創新團隊,合力開展育種攻關。選育出一批高產、優質、多抗、廣適和適應機械化作業、設施化栽培的新品種,在每年優質麥示范推廣項目、耕地輪作項目、玉米高質高效技術推廣項目中,農業農村部門把“漯字”品種作為優選品種積極向農民推介。漯麥4號、漯麥9號、囤麥127、囤麥257及囤玉118、漯玉16等一批“漯”字號品種正在成為一些地方的主導品種,對提高農業生產綜合生產能力,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和促進農民增收做出了積極貢獻。三是科學謀劃項目,提升現代種業水平。聚焦育種創新、良種繁育等種業提升項目,組織各縣區積極謀劃申報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今年全市共申報《河南省金囤種業有限公司優質專用多抗型小麥育種及示范基地建設項目》《漯河金秋種業有限公司小麥良種繁育基地與倉儲加工建設項目》等16個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總投資45666萬元。通過項目實施,有效保障良種供應,全面提升良種化水平。
(三)關于進一步加強開放合作,提升我市種業科研水平方面。一是加強科技創新,構建現代化作物育種體系。積極與中國農科院開展合作,把中國農科院高水平的項目和成果,特別是生產急需的高蛋白大豆、易機收玉米、小辣椒和大蒜品種等引入我市。加大“院企”合作力度,依托市農科院,牽頭聯絡我市金囤種業、郾豐種業、金秋種業等有育種能力的種業企業,建立以種業龍頭企業為主體、科研團隊為支撐、首席專家為導向、多企業參與為基礎的聯合攻關模式,重點圍繞小麥、玉米、花生、小辣椒、食用菌等優勢農作物,合作培育出郾豐172、郾豐169、金秋168三個小麥新品種,漯花11、漯花20兩個花生新品種。選育出了以中強筋抗赤霉病抗條銹病小麥新品種漯麥163為代表的一批優質小麥品種,育成了全國含油量最高的花生新品種漯花9號,獲得省部級以上成果獎勵12余項。二是科學規劃布局,建設規模化種子繁育基地。發揮我市區位優勢、品種優勢,大力發展小麥良種繁育,引導市內外種業公司在我市建成一批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機械化的優勢種子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已建成以大型種子企業為龍頭、各大農場和農民專業合作社為骨干的種子繁育基地16萬余畝,年產小麥種子8000多萬公斤,4家B證企業在新疆、甘肅繁育玉米種子1.6萬畝,繁育玉米種子495萬公斤,除滿足我市生產需要外,每年向安徽、湖北、江蘇及周邊地市調出種子5000萬公斤左右。三是培育壯大聯合體,增強種子推廣應用能力。認真落實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扶持政策,引導新型經營主體積極參與小麥、玉米、花生產業化聯合體建設,培育了漯河市玉米(金囤)產業化聯合體、漯河市金秋樂種業產業化聯合體等4個聯合體。2021年我市雪健、南街村、中糧等7家小麥產業化聯合體推廣種植優質小麥面積達35萬畝,輻射帶動60萬畝,帶動農戶2萬多戶,農戶畝增收100元左右。金囤公司與中國農大合作建立的“中國農大·金囤作物超高產研究中心”,被科技部確定為“河南省金囤科技成果轉化中心”;漯河金秋種業有限公司依托聯合體建立了漯河現代農業產業園,與河南省農科院、漯河市農科院開展院企合作,建立成果轉化基地,開啟了省市區三級聯動,科企合作助推“三鏈同構”,形成“三產融合”的產業發展新格局。四是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夯實種業發展基礎。市農科院入選第一批河南省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單位,成為首批全省8個綜合性種質資源保護單位之一。印發了《漯河市農業種質資源普查總體方案》,全面開展了農作物、水產、食用菌和蠶種質資源普查工作。截至目前,全市5個縣(區)共普查和收集到種質資源248份,其中已征集資源取樣145份,完成入庫(圃)登記14份,參加鑒定的4份;水產、食用菌及蠶種質資源普查工作也取得積極進展,為夯實種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三、存在的問題及下步打算
我市種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些成績,但仍存在著種子企業實力不強、品種同質化嚴重、科研投入有待加大、品種選育相對單一等問題,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創新思路,強化措施,重點抓好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強化政策資金支持。加大財政資金對科研的支持力度,對我市注冊機構選育的新品種通過國家級審定(登記)和省級審定品種的分別給予獎勵。對承擔并完成國家救災備荒種子儲備任務的種子企業每年給予補助資金,對我市獲得國家和省立項建設的種質資源庫予以資金支持。探索實施推廣后補助。落實種業企業稅收等優惠政策。對符合規定條件的種業龍頭骨干企業在信貸、融資、稅收等方面享受科技創新型企業的優惠政策。
二是發揮好種業聯合體作用。以鄉村振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整合鄉村振興有關政策和項目資金,加大種業聯合體扶持力度,培育壯大以種業企業為龍頭,種植專業合作社、加工企業、科研機構等為成員的種業聯合體。做強供應鏈、拉長產業鏈、提高價值鏈。加大“漯”字牌優質高產新品種推廣力度,擴大其在“五級訂單”中的影響力和市場占有率。提高“漯”字品種在農業產業、農民增收中的貢獻率,為我市現代農業發展、鄉村振興提供“芯片”支撐。
三加大新品種研發力度。重點圍繞小麥、玉米、花生、小辣椒、食用菌等優勢農作物,選育高產穩產、多抗廣適、優質高效新品種,加快品種更新換代。支持市農科院與金囤種業等種業企業簽訂科研合作合同,圍繞優質小麥、高油酸花生等“卡脖子”技術難題開展攻關。對全市作物種質資源進行全面普查,加強市農科院農作物種質資源短期庫和金囤種業短期庫建設,爭取進入國家、省建庫名單。
四是提高生產供種能力。支持企業承擔良種繁育、原種擴繁等農業基本建設項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優先覆蓋種業企業繁制種基地。支持種子銷售企業和市農科院聯合,提高我市自主研發的“漯”字號系列品種的良種繁育率。加大種業企業“漯”字號品種、品牌宣傳力度,幫助種業企業開拓省內外市場。扶持培育一批育繁推一體化種業龍頭企業,開展標準化生產、商品化供種,培育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育繁推一體化龍頭企業。
五是抓好市場監督檢查。強化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和品種權授權保護,做好侵權糾紛案件處理。嚴管品種試驗,減少同質化品種。嚴格處理違規登記行為,有效解決“仿種子”問題。嚴厲打擊搶購套購、非法生產轉基因種子等行為,規范企業生產經營行為,在用種關鍵時期,嚴查種子市場,確保生產用種安全。健全執法協作機制,提高執法實效。嚴查違法案件,發現一起、查處一起。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通過人大代表建議的辦理工作,使我們進一步增強了責任感和使命感,拓寬了服務“三農”工作的思路,推動了各項工作的持續健康開展。我們誠摯地希望市人大及各位代表一如既往的關注、監督和支持“三農”工作,積極反映人民群眾的呼聲、要求和愿望,幫助全市農業農村部門不斷改進各項工作。今后,我們將以人大代表建議辦理工作為抓手,創新發展思路,突出工作重點,加大推進力度,狠抓任務落實,務求工作實效,力爭我市現代種業發展取得新的更大的成效,為全市鄉村振興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