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5-22來源:
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聯動監督,是省市人大常委會服務發展大局、回應民生關切的重要決策部署,也是臨潁縣人大常委會有效落實省市人大常委會要求,爭當“四高四爭先”縣域標桿的一項重要監督任務。當“吃飯難”的民生痛點遇上“內心孤獨”的精神困境,一場人大聯動監督賦能老年助餐服務提質升級工程正在潁川大地悄然鋪開。

黨建引領“新模式”,夯實聯動監督基礎
臨潁縣老年助餐服務被縣委納入全面鄉村振興和黨建基層高效能治理工作之中。縣人大常委會以今年老年助餐服務三級聯動監督工作為契機,將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納入2025年度監督計劃,制定監督臺賬,在充分走訪調研的基礎上,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臨潁縣人大常委會開展老年助餐服務聯動監督實施方案》。在縣人大常委會黨組的引領下,通過持續的、上下聯動的督導,各鄉鎮(街道)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充分利用黨群服務中心、現有養老機構,高標準改擴建就餐服務場所。臺陳鎮聚焦農村老年人關心的“關鍵小事”,以雙樓村康樂愛心食堂為試點,積極探索農村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模式,通過共建共治共享融合,以服務民生“小切口”實現社會治理“大牽引”。在村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免費提供自家閑置院落,村委自費購置桌椅,添置餐具灶具,聘用鄉村廚師,精心制作菜單,目前穩定有57位老人就餐。同時,村委會每月為老人舉辦集體生日,營造溫馨和諧的氛圍,獨居留守的老人感受到村集體溫暖,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懷,讓他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樂。
架起民意“連心橋”,充分發揮代表作用
依托“家站點”以“周三代表接待日”為切入點,組織縣人大常委會組成人員排班進站接待選民,通過與群眾面對面交流,主動傾聽了解群眾特別是老年群眾的真實心聲和現實需求,征集對老年助餐服務工作的意見建議,實現從“被動服務”到“主動參與”的動能轉換。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劉學勤先后深入9個鄉鎮(街道)代表聯絡站和專業代表聯絡站,接待群眾90余人次,收集意見建議100余條,為全縣的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提出了較好的建議,也更加明確了人大在聯動監督工作中的監督方向和監督重點。固廂鄉以人大代表聯絡站為依托,形成了“代表聯絡站+助餐服務”模式,以人大與政府合力共同繪就民生幸福同心圓。城關街道建立居民議事會制度,依托代表聯絡站召開第一屆居民議事會,并圍繞老年助餐服務問題開展議事,助力解決老年人吃飯難問題。
志愿服務“添活力”,形成合力守護“夕陽紅”
“小飯碗”裝著“大民生”,老人問題無小事,關乎千家萬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老年助餐服務工作??h人大常委會聯合民政部門,打造“志愿服務老年助餐”志愿服務品牌,通過志愿者力量彌補政府老年助餐服務短板,不斷提升老年助餐服務工作質量。整合全縣城鄉社工、鄉鎮衛生院醫務工作者、簽約家庭醫生等志愿群體,為獨居老人提供送餐、理發、打掃衛生、代購藥品、健康監測等延伸服務,讓養老服務更精準、更有溫度。瓦店鎮大李村每月組織志愿者服務隊通過免費理發、打掃衛生等“助餐+關愛”活動,將助餐點升級為情感交流驛站,在潛移默化的行動中讓愛老敬老傳統成為社會自覺和行為習慣。
組織低齡健康老人成立互助團。以低齡老人照顧高齡老人的形式,探索社區(村)助老新模式,不僅老人得到了照顧,也讓低齡老人有了發揮余熱的機會,更重要的是讓老人彼此之間有了更多的心靈溝通,提高老年人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注重物質與精神“雙提升”,共同譜寫美好“食”光。常態化督促民政、文化等部門在老年助餐點開展文娛活動。鼓勵有條件的社區、村根據老年人自身特點及年齡特征,成立老年歌唱團、腰鼓隊、廣場舞隊、秧歌隊等,通過表演節目豐富老年人日常生活。組織文化部門開展文藝下鄉,邀請民間藝術家到養老機構、助餐點開展文藝、書畫展等活動,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臺陳鎮凹孫村老年幸福院結合冬至、元宵節、端午等傳統節日舉辦包餃子、包粽子比賽活動;新城街道育才社區日間照料中心,在墻上懸掛老年人保健注意事項和飲食指南,確保了老人在享受助餐的同時更能科學飲食;王孟鎮敬老院定期開展老人義診,將健康關懷送到老人身邊。

構建全鏈條監督,老年助餐服務“不打烊”
堅持老年助餐服務聯動監督不搞一陣風,著力在長期和長效上下功夫。堅持把“邊監督、邊反饋、邊整改、邊提高”的思路貫穿監督全過程,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深化縣人大常委會“領導領銜督辦、工委對口督辦、縣鄉聯動督辦”的監督模式,督促政府有關部門解決問題,改進工作。
把握監督重點。對去年“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發展養老服務”聯動監督中發現問題的整改情況進行“回頭看”,對照問題清單,整改一項銷號一項,對持續整改不到位的列為監督重點,成立整改落實監督專項領導小組,定期調研視察,掌握工作落實整改進度,推動養老工作高質量發展。
調查摸底把脈問診。先后10余次組織人大代表走訪調研、座談,發放調查問卷了解老人需求、聽取老年群眾心聲,共收集意見建議和老年助餐問題60余條,由縣人大教工委梳理匯總后及時反饋至縣政府及民政部門。通過調研摸底找準老年助餐服務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短板,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建議,為政府出臺相關政策措施建言獻策。
完善全方位監督方式。建立“代表+群眾+助餐觀察員”制度,根據人大代表提出的養老建議,由人大代表牽頭,政府部門和群眾全過程參與,通過推薦和自愿報名的方式,聘請老年助餐點觀察員50名,實時對餐品質量與價格、服務規范與效率、群眾滿意度等進行監督。同時在助餐點設置意見箱,公布監督電話,廣泛接受社會監督,以監督促助餐點服務更周到、更貼心,群眾更滿意??h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常委會組成人員、人大代表、養老專家對老年助餐服務工作進行專項調研視察和專題詢問,并聽取專項工作報告,了解工作進展、資金使用情況以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審議意見,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工作規范化、制度化,以“小切口”做實“大民生”。
老年助餐服務既要“暖胃”又要“暖心”,呼應著廣大老年人的普遍現實需要和熱切期盼。做好老年助餐服務工作是國事、是家事,是政治、更是民生。今后,臨潁縣人大將按照省市人大常委會部署要求,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督促改、以監促干的行為準則,練就監督“硬功夫”,守護好老年人“舌尖上的幸福”。(作者:張志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