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09-25來源:
在深入開展“為人民履職、為中原添彩·人大代表在行動”主題活動中,城關街道人大工委始終把高質量推動人大工作開展放在首位,結合轄區實際,強統籌抓引領,充分發揮人大職能作用,打好五項組合拳,發展人大高質量。
一、打好“學習拳”,高質量做好代表學習工作
注重加強理論學習,組織集中學習四次,同時加強代表和人大工作人員培訓工作規范化,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納入代表培訓的重要內容,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論述。一是“監督學”。街道人大工委將上級政策及時傳達到各位代表,要求各位代表認真學習,深刻領悟,在各自行業將政策貫徹落實;二是“邀請學”。邀請人大代表參與調研活動和專項工作,不斷拓展知識領域、優化知識結構,切實提升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履職能力;三是“互相學”。組織各行業人大代表互相交流,分享在履職過程中的心得和經驗,互學互助,切實提升履職能力。
二、打好“示范拳”,高質量做好示范引領工作
找準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切入點,領導干部代表切實擔起責任,加強統籌協調,帶頭開展調查研究。今年以來,城關街道人大代表先后深入學校、企業、社區開展了3次監督和調研活動。堅持以“1+N”模式開展各項工作,1個街道人大聯絡站為中心,對N位代表履職工作提供幫扶和支持,把代表履職常態化,不斷加強代表工作,切實發揮代表作用,積極做好示范引領工作。今年以來,組織集中接待群眾活動3次,如人大代表走進社區、人大代表助民服務等,每位代表參加接待活動2次,至少接待群眾1人,共接待群眾18人,收集問題23個,已解決21個,剩余2個預計年底前解決。
三、打好“服務拳”,高質量做好群眾服務工作
一是堅持定期聯系。每周三輪流安排2名人大代表在代表工作室值班,接待選區選民,了解選民意愿,傾聽選民心聲。每年定期開展人大代表述職工作,通過口頭述職與書面述職相結合的方式向選民作述職報告,拉近代表們與百姓之間的距離。二是下沉基層一線。深入基層“開門接訪”“蹲點聯系”,零距離聽訴求、訪民情,通過“主題黨日議事會”、干群茶話會、“‘兩代表一委員’”懇談會”等方式,深入小區樓道廣泛收集民意,讓人民群眾隨時找得到人、說得上話、辦得了事。三是延伸服務網絡。指導建設由 100名積極分子組成的街道“溫情調解”隊伍,創建以社區老黨員為代表協調解決鄰里糾紛的鄰里調解工作室,以及“濤哥說事兒”“鄰里中心”、“鄰里服務站”等品牌民情觀察隊伍和糾紛化解站點,深入小區、單位、企業、商家、學校精準收集民情民意,將工作“觸角末梢”延伸到群眾身邊。
四、打好“陣地拳”,高質量做好陣地建設工作
堅持“9543”標準,完善制度。堅持“九有”“五公開”“四化”“三覆蓋”標準,規范日常管理。對聯絡站接待群眾日程安排、組織機構,工作原則、受理程序、解決途徑、工作流程等均作出明確具體的規定。按照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示范點創建要求,先后投入1萬余元將各類人大代表工作制度機制以版面形式張貼上墻,為轄區18名人大代表學習、交流、培訓、聯系選民提供保障。聯絡站在每月15日上午9:00-11:00,安排代表接待群眾來信來訪。代表接待群眾時,填寫《代表接待群眾記錄薄》,并對接待問題進行詳細記錄,分類處理。通過對接街道派出所、司法所、衛生、民政、土地、市場監管、執法隊等職能部門引導群眾將問題轉接,分類辦理,并在3-7個工作日內進行反饋,及時填寫《群眾反映問題處理反饋記錄薄》。
五、打好“民生拳”,高質量做好民生實事工作
一方面人大代表認真履職,集中精力參加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積極參加代表小組、專題調研、集中視察等活動,先后走訪群眾90余戶,代表參與率95%以上。同時,通過提出高質量議案和建議,推動黨委、政府加強和改進工作。2024年以來,城關街道人大代表提出建議16件,議案2件,其中一件列為重點建議,市縣反饋建議辦結率100%。另一方面從民生實事入手,深入基層、貼近百姓生活,全面細致地了解民眾的實際需求與關切。通過“1+8+N”懇談會、社區“3456”鄰里議事運行機制,準確把握民情動態,充分匯聚民智資源,以民眾的需求為導向,助力出臺更切實惠及民生的高質量發展決策措施。今年來,落實“樓道議事組”民生服務決議47個,完成3個“三無小區”整治提升、1個老舊小區項目改造、2個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建設。聚焦養老服務,高標準建設養老陣地、以城關敬老院和北街孝養院為抓手,打造應對人口老齡化示范點,多次迎接省市縣三級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