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8-23來源:
關于全市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情況的報告
——2023年8月22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
市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杜永召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代表市人民檢察院,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全市檢察機關刑事檢察工作情況,請予以審議。
2021年以來,全市刑事檢察部門在市委和省檢察院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有力監督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政治引領,踐行為民初心,依法能動履職,著力以刑事檢察高質量服務保障現代化漯河建設。市檢察院第一檢察部被評為“河南省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源匯區檢察院涉黑犯罪檢察組被評為“河南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集體”,“9.18”案件辦案團隊被省檢察院評為優秀辦案團隊,1名同志被評為河南省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先進工作者,1名同志被評為河南省檢察系統先進工作者,1名同志被評為全省優秀公訴人,8名同志入選全省檢察機關刑事檢察人才庫。
一、積極融入大局,在強化能動履職中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把講政治、顧大局擺在首要位置,找準刑事檢察與經濟社會發展的結合點,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堅決扛穩服務發展的政治責任。把堅持黨的領導作為開展刑事檢察工作的前提和根本要求,自覺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積極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司法責任制改革等改革舉措,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新時代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工作的意見》、省委實施意見和市委三十條措施,把“從政治上著眼,從法治上著力”落到實處,以更好更優的法律監督效果維護黨的絕對領導。
(二)全力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牢固樹立總體國家安全觀,把維護國家政治安全、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首要任務,依法懲治各類刑事犯罪,共依法批準逮捕2022人、起訴6368人,有效震懾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助力平安漯河建設。堅持以人民安全為宗旨,對故意殺人、搶劫、綁架等嚴重暴力犯罪始終保持高壓態勢,逮捕51人,起訴69人,營造安全穩定環境。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工作,堅持“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放過、不是黑惡犯罪一個不湊數”辦案原則,2021年以來,共辦理涉黑涉惡案件4件127人,共批準逮捕黑惡勢力犯罪103人、起訴118人,圓滿完成了“9.18”王偉、段憲崗等69人涉黑案出庭支持公訴工作。審查起訴的“8.01”李昊燁、李磊等66人、“1.26”馬明君等48人組織領導參加黑社會性質組織犯罪案件均被評為“全省掃黑除惡精品案件”。
(三)切實履行懲治腐敗犯罪職能。緊緊圍繞黨和國家反腐敗工作大局,充分發揮職務犯罪檢察職能,強化監檢銜接,精準指控職務犯罪,2021年以來,共辦理職務犯罪案件60件62人,逮捕17人,起訴62人。
(四)積極融入護航經濟發展。樹牢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理念,立足辦案能動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努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營商環境。從嚴打擊侵害企業合法權益違法犯罪。共批準逮捕合同詐騙、敲詐勒索等侵害企業權益犯罪11人、起訴38人。監督公安機關立案的李某合同詐騙案,被最高檢評為保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典型案例。全面推進涉案企業合規改革。自2022年開展該項工作以來,共辦理涉案企業合規案件10件,其中8家企業已通過評估驗收,完成合規整改。辦理的企業負責人丁某涉嫌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一案,通過對涉案企業開展合規整改,引導企業走上依法規范經營之路,該經驗做法被《檢察日報》刊發報道。依法對犯罪情節輕微的企業主要經營人員行使不捕不訴權。對47名民營企業主要經營人員作出不批捕、不起訴決定,防止“辦了案子,垮了廠子”。辦理的某公司非法占用農耕地一案,企業負責人賽某某認罪認罰并積極配合完善用地手續,依法對賽某某作出不起訴決定,以一個案件穩一片人心,該案被省檢察院、省工商聯評為“安商惠企”典型案例。以涉企掛案清理促企業輕裝前行。積極對接公安機關,梳理出8件涉企“掛案”,采取有效措施,按清理標準和要求,及時全部完成清理,切實保護了民營企業合法權益,讓企業“卸下包袱、輕裝上陣”。
(五)堅決扛牢疫情防控檢察責任。疫情三年,市檢察院始終堅持人民至上,先后出臺了《全市檢察機關關于依法保障復工復產服務民營企業發展的意見》《關于維護疫情防控秩序依法打擊違法犯罪行為的通告》,為疫情防控、企業復工復產貢獻了檢察力量。
二、踐行為民初心,在強化檢察為民中增進民生福祉
把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增進人民福祉落實到刑事檢察辦案全過程,以實績實效生動詮釋檢察為民情懷。
(一)堅持服務“三城”建設,提升群眾幸福指數。強化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打擊力度,服務現代化食品名城建設。落實食品安全“四個最嚴”要求,突出打擊效果,以檢察履職服務“食品名城”建設,2021年以來,共辦理危害食品安全領域案件27件、起訴18人。突出知識產權綜合司法保護力度,服務現代化創新之城建設。充分發揮檢察一體優勢,加強知識產權檢察“四合一”融合履職,依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辦理涉知識產權案件44件106人,以檢察履職服務創新發展。辦理的段某麗等18人銷售假冒注冊商標的商品案件被省檢察院評選為典型案例。積極參與社會治理,服務現代化幸福之城建設。堅持“抓前端、治未病”,把訴源治理作為司法辦案的更高目標,深挖社會治理深層次問題,促進源頭防治,共向相關部門發出社會治理類檢察建議62件。扎實推進最高檢三、四、七、八號檢察建議落實,先后開展專項督導、調研等活動80余次,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生產安全風險、寄遞安全風險,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
(二)堅持解決群眾急難愁盼,讓公平正義可感可知。嚴厲打擊危害群眾切身利益犯罪,加強民生司法保障。從嚴從快辦理疫情期間哄抬物價、制售假冒偽劣藥品器械等違法犯罪案件18件,及時回應社會關切。疫情結束后,以保就業護民生為切入點,依法打擊嚴重影響群眾就業的“黑中介”、虛假招聘等違法犯罪活動,嚴懲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等危害群眾權益的違法行為。2021年以來,辦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案件12件12人。重拳打擊詐騙類犯罪,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開展打擊養老詐騙、醫保領域欺詐騙保專項活動,守好群眾的錢袋子,保護老人的養老錢,守住群眾的救命錢,2021年以來,共辦理涉電詐案件66件300人。堅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強化未成年人綜合司法保護。堅持“零容忍”態度,依法嚴厲打擊侵害未成年人犯罪,逮捕106人,起訴141人。堅持依法懲戒和精準幫教相結合,注重保護、教育、管束、特別程序和特殊制度一體落實,最大限度教育挽救涉罪未成年人,依法做出不起訴決定52人,附條件不起訴73人。堅持雙向保護原則,主動評估未成年被害人的情況,為其提供經濟救助、心理咨詢、法律援助等多元綜合救助。堅持“應救盡救”原則,傳遞司法溫度。發揮檢察一體優勢,與控申部門一起協助案件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幫助貧弱群眾解決燃眉之急,持續傳遞檢察溫情。2021年以來,幫助23名案件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金13.8萬元。
(三)堅持矛盾糾紛化解,促進和諧社會建設。深入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少捕慎訴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結合當前犯罪結構發生重大變化的實際,及時更新司法理念,做到當嚴則嚴、當寬則寬,依法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訴的不訴,在嚴懲犯罪的前提下,加強人權司法保障,減少社會對抗,促進社會和諧,厚植黨的執政根基。2021年以來,依法對1097人作出不批準逮捕決定,對1315人作出不起訴決定。積極貫徹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引導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配合司法機關辦案,公正高效地懲治犯罪,緩解因犯罪產生的對立。鼓勵嫌疑人退賠退贓,努力減少被害人損失,積極修復被損害的社會關系。2021年以來,檢察機關積極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認罪認罰案件適用率為93.12%,提出量刑建議法院采納率為96.82%。強化釋法說理工作。將釋法說理工作貫穿于司法辦案全過程,采取多種形式,講清講透案件背后的情、理、法,讓當事人在真心認同認可中感受到司法公正和司法溫度,做到既解“法結”更解“心結”。全面開展公開聽證。遵循“應聽證盡聽證”原則,扎實全面開展公開聽證,主動將檢察權置于“陽光”下,接受群眾監督。2021年以來,組織開展公開聽證351件,以看得見、聽得懂、感受得到的方式,實現案結事了人和。
三、聚焦主責主業,在強化法律監督中提升辦案質效
按照市檢察院黨組提出的“理念先行、質效優先、典型引領、數字賦能”要求,把“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要求落到實處。
(一)做強刑事偵查監督。堅持“在監督中辦案、在辦案中監督”理念,及時糾正不當立案、偵查活動違法等情形。2021年以來,監督偵查機關立案60件,監督撤案49件,糾正漏捕、漏訴274人。依托偵查監督與協作配合辦公室,共提前介入案件38件,與公安機關召開聯席會議49次,會商研究疑難復雜案件163件。
(二)做精刑事審判監督。積極構建以抗訴為中心的刑事審判監督格局,通過庭前跟蹤、庭上監督、庭后審查等方式,提升審判監督實效。2021年以來,列席審委會125人次;提出抗訴38件,抗訴有裁判結果34件,直接改判21件,發回重審7件,抗訴采納率為82.35%,書面糾正審判活動違法66件次,審判機關采納率為100%,抗訴工作連續三年處于全省先進位次。
(三)做硬檢察偵查工作。依法充分履行檢察偵查職能,查辦司法工作人員相關職務犯罪12件16人,以“零容忍”的態度嚴懲司法腐敗,有力促進司法公正。依法穩妥行使機動偵查權,辦理的焦某某等3人保險詐騙案被省檢察院評為典型案例。
(四)做新數字刑檢工作。樹立運用大數據和信息化手段的意識,以“數字賦能”提升辦案質效。市檢察院創建的洗錢犯罪類案監督項目,整合監察機關、公安機關、金融機構相關信息,制作“一案雙查表”嵌入統一業務應用系統,該做法得到省檢察院肯定。臨潁縣檢察院研發“三色碼非羈押人員數字監管系統”,實現對非羈押人員的線上有效管控,目前該系統已納入監管97人,根據系統反饋的信息,依法對2名嚴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人員做出逮捕決定。
四、堅持從嚴從實,在強化隊伍建設中鍛造刑檢鐵軍
積極適應新時代對刑事檢察工作的新要求,堅持理念引領,強化機制創新,規范司法行為,全面提升刑事檢察干警能力素質,努力鍛造忠誠干凈擔當的刑事檢察隊伍。
(一)以司法理念轉變提升辦案素能。以最高檢“質量建設年”、省委、市委“能力作風建設年”、“能力作風建設深化年”為抓手,大力開展業務培訓,持續轉變司法理念。2021年以來,圍繞轉變思維理念、強化能力作風等內容,采取公訴人教公訴人的模式,進行10多個專題業務培訓,提升辦案能力。
(二)以機制創新規范司法行為。2021年以來,研究制定了《部分常見罪名不逮捕不起訴指導意見》《漯河市刑事案件繁簡分流及速裁程序適用實施細則》等10余項制度,以制度規范依法辦案。制定《關于加強刑事案件質量管理的意見》,建立多層級案件質量管理體系,完善案件質量全過程監督機制,提升案件質量,規范司法行為。
(三)以黨風廉政建設鍛造鐵軍隊伍。堅持從嚴治檢,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把紀律作風建設貫穿工作始終。嚴格落實“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及時向組織報告個人情況,主動接受組織監督。嚴格落實“三個規定”要求,做到“逢問必錄”,自覺抵制違規過問干預、說情干預等行為。堅持紀律、工作兩手抓兩手硬,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道德防線,自覺抵制各種誘惑,努力打造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刑事檢察隊伍。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全市刑事檢察工作在市委領導、人大監督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我代表市檢察院表示衷心的感謝!同時,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刑事檢察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是刑事檢察部門編制機構設置少,與刑事檢察工作實際不相適應。市院及五個縣(區)院均設立1或2個部門,要負責四大主要刑事檢察業務,與上級要求的專業化建設不相適應。二是刑事員額檢察官配備不足,案多人少矛盾依然突出。三是人才培養的成效還不夠顯著,在全國、全省能夠叫得響、有影響的領軍人物較少,頂尖人才的培養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四是法律監督質效需進一步加強,與人民群眾對司法公正的新期待新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問題催人警醒,責任倒逼擔當,我們一定認真整改,著力解決。下一步,全市刑事檢察部門將以此次專題審議為契機,進一步更新理念、提升水平、深化效果,更加自覺把刑事檢察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為推進現代化漯河建設作出新貢獻。
一是進一步提升政治站位。堅持“講政治與抓業務有機統一”,切實找準政治站位的立足點、服務大局的切入點,以推進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為引領,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更優的法治產品。二是進一步更新司法理念。結合新司法理念大學習大討論專項活動,強化學習,突出效果,使新理念入腦入心,把現代化司法理念融入辦案,以現代化履職方式增強辦案效果。三是進一步提升辦案質效。認真落實“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要求,準確把握刑事檢察法律監督的職能定位,以求極致精神依法能動履職,做到讓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可感受、能感受、感受到。四是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突出問題導向、效果導向,強化崗位練兵和專業技能培訓,著力培養出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優秀公訴人才和辦案團隊。嚴格落實新時代政法干警“十個嚴禁”,堅決杜絕人情案、關系案、金錢案,努力實現“三無”目標。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市人大常委會審議刑事檢察工作,是對檢察工作的高度重視、有力監督和大力支持。在今后的工作中,全市檢察機關將以此為契機,認真貫徹落實審議意見,切實履行好犯罪的追訴者、無辜的保護者、正義的捍衛者、失誤的挽救者職責,以刑事檢察工作現代化服務保障現代化漯河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