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4-10-30來源:
關于實施《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情況的報告
——2024年10月29日在漯河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議第十四次會議上
市城市管理局局長 郭海平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我受市人民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會報告全市實施《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情況(以下簡稱《條例》),請予審議。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的大力支持和監督指導下,漯河市各級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條例》,不斷提升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努力創造整潔、優美、宜居、文明的城市環境,為促進現代化漯河“三城”建設作出積極貢獻?,F將相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貫徹執行《條例》的主要做法
?。ㄒ唬娀瘜W習宣傳,整體氛圍形成
1.全面掀起學習熱潮,營造濃厚學習氛圍。《條例》是我市加強城市管理的重要地方性法規,也是城管執法的重要依據?!稐l例》出臺以來,我們始終將《條例》的宣傳培訓、學習普及作為重點,結合我市普法工作,定期集中開展《條例》宣傳活動;在輪流領學、自學研討的基礎上,多次邀請法律專家學者在條文解讀、實際操作、執法程序等方面對執法人員進行全方位培訓。印發城市管理“口袋書”,為執法人員日常學習實踐提供方便,有效提升執法水平。
2.落實誰執法誰普法,廣泛開展法治宣傳。一是利用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發表以《條例》為專題的宣傳報道,對《條例》內容進行重點解讀。二是在漯河日報等主流媒體開展答記者問,讓廣大市民更多了解《條例》內涵。三是圍繞《條例》規定,以市容環衛方面具體案例為基礎,通過以案釋法、以案普法等方式深入主次干道、企業商戶進行普法教育。四是在人流量相對集中的紅楓廣場、黃河廣場、中銀廣場等重點區域,開展集中宣傳。自《條例》實施以來,開展集中宣傳120余次,發放宣傳資料13萬份,參與20萬人次。
?。ǘ┖葑スぷ髀鋵?,治理效果顯現
1.嚴格規范市容秩序。一是聯合各區城市管理部門強化市容秩序管控力度,優化城市經營秩序,共治理出店經營、占道經營、流動經營治理322175處。印發《漯河市城市小廣告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對建成區范圍內的主次干道、商業大街、背街小巷、住宅小區各種小廣告進行清理整治。截止目前,共清除各類小廣告10.6萬處。二是開展“治堵保通”行動,針對城市堵點因地制宜,進行錯時執法,采取“引導、規勸、處罰”相結合的管理模式,先教育引導,后執法處罰,實現了執法管理無空檔,為市民營造安全暢通的出行環境。今年以來,共計勸離違停車輛37900次,查處違法停車行為95143起;規范非機動車103126輛,拖移、鎖停11900輛,簽署保證書1360份,印發宣傳頁34000余份;清理未按規定停放和破損的共享單車3100輛,立案3件,現場處罰4件,罰款26500元。三是開展中心城區問題停車場專項整治行動,完成全市公共停車資源普查,匯總登記停車泊位59萬個,其中公共停車場2萬個,住宅小區、學校、企事業單位等泊位45萬個,道路停車泊位12萬個。四是集中清理圈占公共空間、占壓紅線綠線的停車場地,向非經營性停車場下達整改通知50份,已整改45處,處罰1處;向經營性停車場下達整改58份,已整改49處,完成現場測繪43處。五是狠抓“門前三包”,按照“屬地管理、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引導臨街商戶和單位按照《條例》的要求,切實履行主體責任,認真落實門前環境衛生、綠化、秩序維護工作,目前“門前三包”責任書簽訂率達100%,印發“門前三包”通報78期,整改問題4599條。六是牽頭開展不文明養犬專項整治行動,以鄉鎮、街道為管理單元,按照“一繩一證一袋”要求進行規范,協調公安、住建、沙澧河中心等多個部門,累計開展聯合行動1090次,收容犬只616只。
2.完善提升市政設施。強化所轄道路設施日巡查和路燈亮燈排查力度,施行“一對一”跟班維修制度,安排專人對施工程序、養護工藝、安全防范等精細化作業全程監督,確保精細化管理要求落實到位。2018年以來累計維修道路面積232萬平方米;維修人行道面積13.4萬平方米;處置窨井損壞、道牙破損、隔離柱、路名牌、道邊等各類市政設施問題13129處;搶修疏挖排水窨井25833座,疏通管網10.7公里;排查維修路燈及線路故障48000余處,城市照明設施故障及時修復率100%,主次干道明燈率99%。
3.提升環衛管理水平。一是加強道路清掃保潔,嚴格按照環衛作業標準,加大對市區主次干道、“六大周邊”及國控點等重點區域周邊路段保潔力度,不間斷、多頻次灑水作業。食品博覽會、節假日期間,開展環境衛生集中整治,對全市140多條主次干道、28個入市口路段進行全面沖洗、灑水作業,全面提升市區道路環境質量。每天對市區470座公廁保潔情況和80余座垃圾中轉站進行全面督導檢查,保證設施安全運行。二是有序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漯河市城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制定后,今年我們聯合市委組織部下發《關于加強黨建引領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將生活垃圾分類作為加強基層治理的重要載體,高標準推動全市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點(站)升級改造,強化垃圾清運車精準調度,實現市區生活垃圾日產日清。目前全市在居民小區內設置2202個垃圾分類投放點,并對其中1103個進行升級改造;配備可回收物運輸車21輛、有害垃圾運輸車3輛、廚余垃圾運輸車9輛、其他垃圾運輸車22輛,統一車輛標識、顏色、涂裝。2021年建成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日處理能力達到1500噸,年發電量可達2.3億度以上。建設完成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項目,處理規模為60噸/天,日處理量達50噸/天,收運范圍已經基本覆蓋中心城區。三是加大渣土管控力度,落實渣土車管理“1234”工作法,常態化開展“渣土運輸專項整治行動”,牽頭組織交警、交通、環保、住建等部門聯合執法隊伍,嚴厲打擊和震懾各類違規運輸渣土行為。2018年以來,共發放渣土車準運證6000余張、臨時準運證310張,組織聯合執法98次,出動執法人員1780余人次,檢查在建工地及市政工程1200余處,查處違規清運項目43起、查處違規運輸車輛778臺次,處置“黑渣土車”57臺次,經過集中治理,“黑渣土車”現象基本杜絕。
?。ㄈ┩晟浦贫冉ㄔO,提升管理水平
1.健全配套制度。市政府先后組織編制了城市戶外廣告設置專項規劃、夜景照明專項規劃、環衛設施專項規劃,出臺了《漯河市戶外廣告設置管理辦法(試行)》《漯河市城市容貌標準(試行)》《漯河市城市排水管理實施辦法(試行)》《漯河市停車場建設管理辦法(試行)》《漯河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試行)等一系列規范性文件,市城管局也相繼制定了《漯河市環境衛生精細化管理標準(試行)》《<漯河市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行政處罰裁量標準》《關于進一步加強市區門頭牌匾設置管理的通知》《“六大周邊”綜合整治工作方案》《漯河市城市戶外廣告和招牌設施設置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行動實施方案》等政策措施,為工作開展建立長效機制。
2.堅持服務型執法。深入貫徹踐行“721工作法”,堅持堵疏結合、以疏為主,采取提醒、建議、勸導等方式,引導行政管理相對人依法經營、依法辦事,自覺履行法定義務,主動糾正違法行為。探索實施停車秩序管理“首違不罰”模式,制定了《行政相對人經常性違法風險點及防控措施》《輕微違法行為免予處罰、從輕處罰、減輕處罰清單》,將教育引導貫穿到行政執法的全過程。
3.以智慧化促進執法的現代化。通過深化城市三級網格精細化管理協作機制,高標準建成城管執法智慧調度平臺,形成“網格+平臺+快反+融合+鐵腳板”的管理執法架構,率先在全省城管執法領域探索實行簡易程序現場處罰系統和非接觸性執法,將《條例》涉及市容違法的32項和1項非機動車亂停亂放違法處罰錄入城管通小額處罰系統。在重點路段設置固定、移動式高清監控探頭400余套,實現了“探頭站崗,鼠標巡邏”。極大提高了工作效能,彌補了人力巡查盲區,解決了一線管理人員因執法權限造成的“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住的看不見”等問題。2018年以來,適用一般程序立案處罰129件,罰款99890元;適用簡易程序,錄入城管通小額處罰系統處罰案件26150件,罰款997465元。
?。ㄋ模┚劢怪攸c領域,化解難點問題
以“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打造人民滿意城管”為目標,聚焦更高水平文明城市創建,對民眾反映較為強烈、集中的重點難點問題開展專項治理,促進市容面貌明顯改觀,漯河城管也被住建部授予“強轉樹”先進單位。
1.攻堅克難治理“雙違”,遏制私搭亂建。今年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出臺了《關于進一步落實“雙違”治理主體責任切實建立治理長效機制的通知》,為我市“雙違”治理工作開展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機制保障。市城管局作為中心城區“雙違”治理牽頭部門,圍繞“遏增量、化存量、清‘19’”的總體要求,建立工作臺賬,有力促進了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行動開展以來,用時兩個半月拆除違建378處、85106平方米,臺賬內210處工作任務全面完成,臺賬外額外拆除168處,取得了良好成效、贏得了群眾好評。第一批任務完成后,我們趁熱打鐵、迅速行動,梳理核實了我市第二批“雙違”治理臺賬,共計違法建筑209處,建筑面積48828平方米,目前已經拆除174處共計45050平方米,此項工作爭取年底完成。
2.規范門頭牌匾設置,提升城市容貌。結合“雙違”治理工作,同步推進拆墻透綠和門頭牌匾整治,進一步美化了市容環境、拓展了公共空間;嚴格門頭牌匾備案審核,共受理門頭牌匾申請12927件、批準11675件、退回1252件,處置不規范門頭牌匾320處,從源頭制止違規設置門頭牌匾行為的產生。
3.加強餐飲油煙治理,合力環保攻堅。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全面覆蓋、責任到人”的工作思路,對建成區內餐飲單位油煙凈化設施使用情況、清洗情況進行逐一落實,將國控點周邊餐飲店及流動性大、規模小、無固定場所的露天燒烤的攤點、炭火燒烤攤點進行重點監管。
二、目前存在的問題
經過全市人民的廣泛參與和全市各級各部門的共同努力,城市環境衛生面貌、群眾文明素質不斷提升,漯河市也取得了“全國文明城市”金字招牌,順利通過了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復審。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我們的工作距離《條例》和市委市政府要求以及廣大市民的期待還有一定的差距,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難點:
?。ㄒ唬┬麄鞴ぷ鬟€有待進一步加強。《條例》宣傳工作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還有部分群眾對《條例》的主要規定了解不夠,社會知曉率、群眾支持配合率還有待提高;對法律的不了解,部分群眾參與城市管理、共建共治意識不強,全社會自覺維護市容和環境衛生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
(二)城市基礎設施歷史欠賬依然較多。在市委市政府統籌下,近年來我們搶抓機遇,加大項目謀劃和實施力度,新建了垃圾焚燒發電廠、餐廚垃圾處理廠及多處城市公舍等環衛設施。但我市公廁存在總量達標、分布不均現象,垃圾中轉站超期服役、年久失修問題突出,對城市管理工作造成嚴重制約。
?。ㄈ╅L效管理措施還需完善。為了經濟發展大局,我們有限度的放開了夜市外擺經營,希望在保證市容秩序的前提下,促進經濟發展,提高市民收入。但受抖音等自媒體宣傳影響,部分商戶認為“地攤經濟”就是隨意擺攤,個別區域市容秩序問題反彈嚴重,甚至將攤位擺到道路分流島。
三、推進《條例》有效實施的意見建議
城市管理工作直接關系民生,做好這項工作重擔在肩、義不容辭,想要做好離不開部門配合、社會參與、群眾支持。市政府及主責部門,將繼續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論述為遵循,把“城市管理應該像繡花一樣精細”理念貫穿城市管理全過程各環節,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持不懈地抓好《條例》貫徹實施。
?。ㄒ唬┥罨麄鹘逃?,增強全民守法意識。加大對《條例》的宣傳力度,落實普法責任制,探索多部門聯合普法宣傳,綜合運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針對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不同區域、不同地段采取不同的宣傳方式,持續深入開展普法活動。暢通違法行為投訴舉報渠道,樹立先進典型、曝光反面案例,提高廣大市民的責任意識,進一步營造全民參與的良好氛圍。
(二)堅持“項目為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搶抓國家推進城市更新機遇,以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為目標,全面謀劃、儲備一批城市基礎設施工程項目,推動群眾急盼建設、符合政策支持方向的重要項目,組建專班跟進專項債資金申報工作。
(三)完善長效機制,強化源頭治理管控。全面推行城管執法網格化管理,強化屬地管理責任,發揮各區、街道辦事處在城市管理工作中作用,建立多方聯動、反應迅速、處理及時的城市管理機制,加大巡查力度,鞏固城市治理成果。創新城市管理模式,積極推動城市管理由“末端執法”向“事前監管”前移,提高執法效能。
?。ㄋ模┘訌婈犖榻ㄔO,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推行行政執法規范化建設,加強執法人員法律法規及相關專業的培訓學習,全面提高行政執法隊伍政治素質、法律素養和業務水平;持續深化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加強專項法規立法調研,完善法規制度配套,為提升我市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提供法治保障。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我們相信,在市人大常委會的關心與幫助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城市管理工作將會進一步得到市民的支持和參與,我們也將一如既往的做好城市管理各項工作,為漯河環境更美好、更宜居做出積極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