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8-26來源:

為進一步暢通民意,漯河市召陵區天橋街街道建立“一站三平臺五著力”的一體多元工作機制,以代表聯絡站為中心,搭建代表監督、網格理事和學習交流三個平臺,錨定為民服務“五常”五個著力點,推動代表聯絡站更具活力、更富實效。
一、以聯絡站為中心,構筑代表選民的“連心橋”
一是夯基壘臺強陣地。以黨群服務中心為依托,持續深化拓展代表聯絡站(點)建設,樹立打造密切聯系群眾基地、匯集民聲民意場地、依法履職監督陣地、推進基層治理創新平臺、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地的“五地”工作目標,在街道黨群服務中心設立代表接待窗口,在轄區設立2個人大代表聯絡點,為代表履職提供陣地。二是探索創新優載體。以街道智慧信息綜合服務平臺、抖音直播間為載體,構建線上民意收集陣地,拓寬民意收集渠道,人大代表走進直播間開展線上活動,與網民互動,讓接地氣、沾泥土、帶露珠的基層聲音直通決策過程,數字化賦能實現代表群眾“云端零距離”。三是陣地融合解難題。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意見有關要求,積極溝通聯系上級部門,推動住建、市場監管、城管等職能部門共同進站“會診”,集中力量推動群眾急難愁盼問題解決。根據人大代表收集的建議,市、區兩級人大督促有關部門解決了轄區三尺門涵洞十余年逢雨積水難題,協調清源自來水公司免費為萬莊村自來水管網進行升級改造,投入800余萬元,惠及住戶、商戶1328戶近5800人,獲得群眾一致好評。
二、搭建三個平臺,夯實為民服務的“主陣地”
一是搭建代表監督平臺。以代表“周三見”活動為抓手,組織市、區兩級人大代表每周三進站,化身“宣傳員”“聯絡員”“調解員”與群眾面對面,2025年以來廣泛征求、收集意見126條,有關部門已答復和處理30余件。二是搭建網格理事平臺。圍繞“漓江路完整社區建設”等重點工作,組織人大代表、街道議事會代表、共建單位負責人等開展人大議事活動,為打造幸福和諧社區共同獻智獻力。三是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采取“請進來講+走出去學”相結合的方式,每月至少進行一次集體學習,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學習交流活動,提升代表履職能力和水平。
三、錨定五個著力點,激發基層善治的“助推器”
創新推出“五?!蹦J?。一是家門常開,接地氣。建設了1個代表聯絡站和2個代表聯絡點等一批“家站點”;積極開展代表“亮數字身份”行動,所有“家站點”顯著位置張貼代表履職二維碼。二是代表常在,察民情。實行“一月一主題、周周有接待”,每周三代表紛紛“入站”“訪點”。三是群眾常來,訴民意。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選擇事關群眾利益的事項,組織人大代表、居民議事會代表等創新開展“圓桌會議”“小板凳議事會”等,對群眾合理訴求解決到位、不合理訴求解釋到位、實際困難幫扶到位。四是活動常搞,聚民智。在“活動”上勇創新,堅持“規定動作不走樣,自選動作有創新”,豐富活動內容形式,推動代表積極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五是實事常辦,惠民生。圍繞群眾關切,建立了意見建議處理協作機制,合力解決民生問題,推動“站點”從“有形、可感”深化為“有情、有效”。